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千古壮绝!!!胡涟将军的遗书。。。。

胡涟在石碑保卫战留下的遗书
胡涟将军,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民 国三十二年担任石牌要赛守卫任务,日寇进 攻长江石牌要塞,陈诚电话询问陆军十一师,师长这仗有无把握守住,胡涟将军回答"成功实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便挂断了电话。

1943年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奉命固守要塞的18军11师师长胡琏。大战在即,胡琏写下诀别信,然后沐浴更衣,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在石牌外围拚搏战中,20万日军一度钻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立即命其属下将国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他用电话告诫将士:“打仗要打硬仗,这一次一定要使日军领教中国 军队的作战精神!"11师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为保证这个将来可作为反攻的支撑点,保卫陪都的最重要门户,一直坚持到国 军展开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11师的巧妙部署,顽强坚守,为最终胜利起了关键作用,此役日军损失惨重,死伤2万多。有报纸在报道时曾将其寓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过分夸张,但是第11师所固守的要塞对于整个会战获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石牌口战役是** 战争重要一役,使囸军占领重庆进入四川计划破产,使重庆国民政府转危为安。战后,师长胡琏因固守石牌要塞有功,被授予青 天白日勋章,所属之团、营长也各获得了最高级的奖章。石牌战后,18军将此战阵亡的15000名官兵的忠骨埋葬在他们用生命鲜血保卫的土地,深信忠骸有寄,然而仅仅60年之后墓地已然被夷平,成为学校,带路的学生居然还很新奇地称当年学校伙房还把挖出的棺木当柴火。为国御侮而亡的将士最终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令人寒心,是为民族的不幸……
在战斗之前,胡涟将军命所有士兵均留下遗书,下面是胡将军给父亲、妻子的遗书和祭天誓词


胡涟家书致父亲
父亲大人:
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
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
唯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
菽水之欢,久亏此职,
今兹殊戚戚也。
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
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敬叩金安。

胡涟给妻子的诀别信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
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 仇,为国尽忠为宜。
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
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
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
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匆匆谨祝珍重。

国 军将领胡涟与日寇决战前祭天誓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涟
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
我今率堂堂之师
保卫我祖宗坚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
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
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
今贼来犯,决予痛歼
力尽,以身殉之;
然吾坚信苍苍者天
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
胜利即在握
此誓
大中华民 国三十二年
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