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的思絮:爱,而不执著
我爱你。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字毋宁是在说爱,不如说是在索取。它的潜台词是,你也应该像我对你一样对我,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对不起我。
关于爱,人有两种本性。一是占有,一是牺牲。占有,由性驱力引发;牺牲,以慈悲为基础。前者为动物本能,后者为灵性境界。由于世间相爱又能相守,或者相守还能相爱的爱情少之又少,所人大多数就是在两种境地中左右为难。
爱情,通常是混合着欲望、欣赏、怜爱、嫉妒等感情汹涌而来,两个人的性能量燃烧释放之后,就要直面对方的灵魂。灵魂是高贵,还是低劣,是纯净,还是污浊,在极亲密的相处中,纤毫毕现。灵魂的品质决定了两人是否还能继续相处下去。
爱有两难。相爱之人渴望相守,相守之后不懂如何相处,不懂如何以对方为镜提升自己,因而毁掉相爱的感情;不能相守的爱情,往往能更长久,不过却给怀有爱情之人留下永久的遗憾。
对于美,也有同样的两难。美到极致,便渴望美永恒;然而渴望越强烈,越能感受到美之短暂,美之脆弱。也许,永恒之美,只存在于柏拉图的理念王国。
爱一个人,就是把心念系于一个人身上。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另一个性别中的一个存在着,他的身体和灵魂都为你所思,为你所想。如果不执著于他,怎能判别是爱他而不是爱天下人?如果只执着于他,爱他之我又在何处?
不执著于爱,对于一个没有学习过爱的人,只有一个原因,不爱对方或对对方感情稀薄。爱得深,却不执着,则要考量灵魂的深度。
既爱,又不执著,首先需要尊重对方的自由,这是基础。如果爱使他感到痛苦,感到束缚,这爱对他来说就全无必要。其次要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灵有足够的容量,能做到收放自如地给予爱。爱,在他需要时才给予,他便没有压力;在他有潜在需要但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时给予,他便感到温暖。这样爱人,才能感到他之快乐为我之快乐,他之幸福为我之幸福。
嫉妒的本质是不自信。嫉妒发生于怀疑或者发现对方另有所爱之时,此时对对方心灵世界未知部分的恐惧,会让人失去对世界的掌控感和方向感,失去内心的自足和完满。如果一个人内心力量足够强大,嫉妒便会大大减少直至为零。
处于爱的状态的人,是不会孤独的。普通人靠情欲之爱赶走孤独,所以时时刻刻在寻找“另一半”;圣者感受到宇宙之大爱也不会孤独,他常驻于清净本源之中,无欲无爱,无嗔无痴,孤独没有存在的空间;不甘于庸常的人则投身于孤独,痛饮孤独之苦酒后,品尝到苦后之甜,那便是爱的甘泉。
爱的状态有很多种,渴望爱、相爱、爱着爱本身,都是爱。一个人什么爱也没有的人,生活是最悲惨的,因为他和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隔绝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