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美满婚姻天注定

感:
美满婚姻天注定
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为什么能“好地互相弥补,并很好地共同走完漫长的48年婚姻生活道路“?
1。蒋坚信中国国民革命的动机不是阶级斗争的恨,而是求全民族独立的爱,这与基督教和中华传统相合,是两人一至的基础。 于国于家一样,都要以“爱”为出发点。
2。宋美龄的独立是很重要;蒋为了民族存亡能顶天立地,无疑赢得尊敬。(对刁蛮傲气的宋家大小姐,这当然是必须的)
3。国难当头,才有了患难和生死与共的机会。(这时无愧爱国爱家的血性男儿女杰)
4。双方都珍视感情,才能为对方着想。“能谦让、大度、温柔体贴。”
5。蒋军事上的失败反促成恬淡名利,相濡以沫的佳话。
所有种种有个人因素,也须历史的偶然机遇。
  

★宋美龄与蒋介石—— 一对恩爱夫妻

  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不能否认与彼此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无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还是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竟然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并很好地共同走完漫长的48年婚姻生活道路。
  在两人的婚姻生活中,是有不少矛盾的。对于蒋介石,宋美龄可以说是独立的,毕竟,她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手头的钱也不少,在美国读过书,英文更不用说了,又是才女,所以,一旦两人闹起别扭来,宋美龄要么索性往上海一躲,住在上海官邸,不去理会蒋介石,或者,飞到美国去住上一段时间。不过,吵架归吵架,两人毕竟还是夫妻,一般来说,蒋介石让步的时候多,有时甚至会低三下四给足宋美龄脸面,毕竟,宋美龄不在,他会增加许多的负担;虽然闹别扭后,最后投降的八成仍是蒋介石自己,但宋美龄也很能掌握分寸,一般不会给蒋介石制造麻烦,甚至不让蒋介石太过难堪,而且,一旦蒋介石有困难,她也会不计前嫌,回到丈夫身边帮忙。
  蒋介石败到台湾后,已经不再能有太大的作为,加上蒋经国已经能做事,也会做事,蒋介石的负担已经少了不少,于是与宋美龄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了,与宋美龄的感情就更浓了。据在蒋介石夫妇身边的工作人员多年观察,认为至少蒋介石对夫人是绝对真心真意的。孔宋两大家族在抗战胜利后,受到当时许多人士的指责,可是,宋美龄依旧是蒋介石除了蒋经国以外最倚重的亲人。台湾时期的宋美龄,昔日的风华不再,但蒋介石对她仍然是一如既往。
  提起宋氏三姐妹,霭龄爱钱,庆龄爱国,美龄爱权。宋美龄确实爱权,但除了爱权之外,其实,宋美龄与蒋介石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尤其是西安事变时的“美人救英雄”,一时便传为佳话。宋庆龄曾说:“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开始双方是出于政治目的和个人目的,也谈不上婚前是否有感情,两人婚后能谦让、大度、温柔体贴,尤其西安事变后,感情十分融洽和睦了。”抗战时期,宋美龄经常追随丈夫到各个战场上,亦步亦趋,甚至还亲自上前线劳军,并且,宋美龄还责无旁贷地担任起丈夫的外交顾问,以自己西学的知识,完善丈夫的空军建设,并亲身到美国去争取援助。蒋介石去台湾后,1950年元月,正在美国的宋美龄离开平静繁华的纽约,回到丈夫身边。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是失败命运无可挽回的楚霸王,看来美龄是要做他的虞姬了。50年代初,无疑是台湾局势最紧张,地位最模糊暧昧的一个阶段,但宋美龄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台湾,而且与蒋介石在台湾相守了25年。到了晚年,宋美龄本人无子嗣分心,要论对亲人的感情,当然首推蒋介石了,正是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从蒋介石的侍从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退到台湾后,宋美龄对蒋介石来说,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其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每天下午约4点左右,必亲自送甜点及饮料至蒋介石书房;时间允许,下午5点左右,陪同蒋介石至台北近郊坐车散步;不宴客时,每晚8点左右,必陪伴蒋介石用餐;每周日必陪同蒋介石至官邸近旁凯歌教堂做礼拜;蒋介石生病之后,宋美龄摒弃一切的嗜好和交际,全心全意地为蒋介石的身体殚精竭虑,陪着夫君一起住院就医,长年如此,直至蒋介石以将近90的高龄去世。
  附文:
  ①宋美龄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又是一个标准的电影迷,看起电影来可以没天没日。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她看电影时全神贯注,蒋介石对电影则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对60年代流行的黄梅调电影兴趣很浓。夫妻两人对电影的吸引力也不一样。宋美龄是一定从头看到底,蒋介石则是以自己的作息为量看40分钟左右,看看时间快到9点了,便高声叫道:“好!停!”这时,电影暂时关闭,开灯,蒋介石向宋美龄道晚安,和随从一起上楼,等他们上了楼,宋美龄再继续看。看完电影,宋美龄再和其他人一起下象棋、聊天,要到1、2点才休息。
  ②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生活都相当有规律。蒋介石每天早晨6时整起床,做一个小时的体操,边做边唱“国歌”。到7时左右,开早饭的时间到,此时,宋美龄总是两眼惺松准时出现在饭厅里。她的习惯是每天夜里一二点才睡,先睡几个钟头,爬起来陪蒋介石吃早饭,吃完早饭,等到8点钟蒋介石上班,再回去补睡两三个钟头,这就是官邸里人所共知的“回笼觉”。蒋介石早饭一般吃些清粥小菜,为了补充营养,还要吃一个荷包蛋,宋美龄则是“洋式”,一般以牛奶、面包为早餐。中午12点,两人开始吃午饭。蒋介石吃米饭,再加几样可口的家乡菜,每个礼拜还要吃只炖母鸡。宋美龄则是以牛排、猪排为主食。在皮肤病发作期间,她只喝牛奶,外加鸡蛋。吃午饭时,是夫妻俩交流最多的时候,孙儿孙女及曾孙女是谈话的主要内容。
  ③蒋介石和宋美龄刚结婚的时候,没有多少共同的兴趣。结婚几十年后,两人终于培养了一些共同的爱好。国画就是其中之一。据一些行家评论,宋美龄的国画水平在中等偏上,尤其是画竹,有一定的水准。有时候,宋美龄作画,蒋介石就从办公室里走过来,站在一旁静静地看,宋美龄也不说话,两人在静谧的氛围里体味时光的流动。据说,每逢此时,警卫们除了绝对紧急的大事,一般不会进去破坏这温馨的情调。20世纪70年代后,蒋宋的感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蒋介石把大量的公务交给蒋经国去处理,从而有了不少的闲暇。在士林官邸宽阔的花园里,在花木掩映的山间小道上,人们经常看到蒋介石和宋美龄手挽着手,并肩漫步,低声絮语。
  ④宋美龄大事记精选
  1897年于上海诞生,排行第4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孩,父亲宋耀如是卫理公会传教士,早年曾参与革命,母亲倪桂珍出生于大夫家庭,受过中等教育;美龄上有姐姐霭龄、庆龄,兄子文、弟子良、子安。
  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1937年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宋美龄聘请陈纳德将军整顿空军;与蒋介石同时膺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开始“征服”美国之旅;3月,同罗斯福总统会晤,并一起举行记者招待会;四月,到加拿大演讲;呼吁美国把对欧洲的考虑转向亚洲;五月回国,陪蒋介石参加四巨头会议为蒋介石担任翻译。
  199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接受美国参院多数党领袖杜尔及参议员赛蒙分别代表共和党及民主党的邀请,出席美国国会为她举行的盛大致敬会,以表彰她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美关系所做的贡献。


蒋介石的可爱之处:
1、蒋介石坚持了五十七年记日记的习惯。自1915年到1972年(也就是蒋介石去世前的第三年),蒋介石一直坚持写日记,很少间断。仅此一点也就可以说明蒋介石先生毅力是过人的!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但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能坚持五十多年写日记的人的确不多!

2、蒋介石几十年的照片中一贯坚持了军人的身姿。这一点笔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大家的认识都是比较一致的。很多曾经当过兵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一个人几十年在各种场合保持一种军姿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3、与宋美齡结婚后的蒋介石改变了年轻时好色的毛病!如果称年轻时的蒋介石为浮浪子弟,恐怕丝毫不为过。但1927年蒋介石结婚后一直身居高位,能做到痛改前非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4、蒋介石在长达五十七年的日记中笔迹始终保持笔笔不苟(杨天石评语)。写日记是一件很私人的活动,而能在如此长的时段内保持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可见其毅力之强!

5、蒋介石在生活习惯上一直坚持不抽烟、不喝酒,多次劝宋戒烟。在以烟为酷的社会实属不易。


不管怎样,感谢老天爷还是善待了很多为中华浴血战斗过的民族英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