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太阳能造就富翁和害人的毒物

《华盛顿邮报》中国报道摘录及全文:

---多晶硅生产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却是一个高度有毒物质
---在中国,推动进入太阳能市场也是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多晶硅的价格在过去五年从20美元每公斤飙升到300美元每公斤
---有超过20家中国公司正在开始筹备多晶硅生产厂
---由于多晶硅这么严重短缺,政府现在都愿意忽视这个回收问题。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可能会有人被逮捕"
---“这些地方庄稼不能生长于,附近也不适合人居住。”
---如果使用环保技术,生产成本一吨大约是84500美元。
---但是,中国公司的成本在在21000到56000美元一吨。
---村民把一些污染的土壤装在一个胶袋中,送到了当地环境部门。至今没有结果。



[太阳能公司将污染留给中国]

2008年3月9日《华盛顿邮报》驻外处报道

Ariana Eunjung Cha 翻译:满眼[洛阳城事]

高龙,中国-

李耕轩第一次看到自卸卡车从附近工厂进入他的村庄时,他简直不敢相信所发生的事情。车停在玉米田及小学操场之间,工人们把一桶桶鼓泡白色液体倾倒在地上。然后他们一声不吭地转头开车回去。

这种情况已持续了9个月,几乎每一天都要出现,李和其他村民们说。

在中国,整个国家以过于急速的步伐追求工业增长,这些环境污染故事并不罕见。但洛阳中硅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南省这临近黄河的平原地带能够横空出世,因为一个理由:洛阳中硅是一个绿色能源公司,生产的多晶硅可以进一步制成太阳能面板而行销全世界。

但是,多晶硅生产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却是一个高度有毒物质,会造成环境危害。

“你倾倒或掩埋的那片土地会成为不毛之地,任何草,树都无法存活。它就像炸药,是有毒的,有污染的。人不能触摸它。”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的任丙严教授说。


李耕轩村子的这个工厂是为了进行能源替代,以阻止化学燃料的减少速度。

森林被砍伐,以增加生物燃料如棕榈油,但科学家们认为,大片的森林消失正在助长气候变化。水电站大坝正在兴建,以取代燃煤电厂,但大坝损害了整个水库区的生态系统。

同样在中国,推动进入太阳能市场也是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随着石油价格和煤炭飞涨,决策者们在世界各地都在考虑使用大规模的太阳能电厂来热水和发电。但是,在过去的四年中,多晶硅——太阳光转换晶圆的关键部件,在世界范围内供应短缺,抬高了太阳能技术的造价,反而成为了进一步推广使用太阳能的一大障碍。

随着多晶硅的价格在过去五年从20美元每公斤飙升到300美元每公斤,中国公司正急于填补这一空白。

于是在中国,多晶硅厂成为新的热门公司。风险资本和低息贷款的存在,再加上中央政府兜售其寻求清洁能源替代品的努力,有超过20家中国公司正在开始筹备多晶硅生产厂。这些新的工厂合并后的年生产能力,估计在8至10万吨,将比目前在整个世界的产能(4 0000吨)增加一倍还多。

但是,中国企业的废物处理方法并不完善。

由于对环境有危害,发达国家的多晶硅公司把废物返回到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利用。但由于废物循环的高投资成本和时间浪费,更不用提1800多华氏度的回收温度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所以有不少中国工厂并不这么做。业内人士称,像洛阳中硅一类的太阳能工厂,或者没有安装防止污染物进入环境的工艺,或者安装了却不怎么使用。

“回收利用技术,当然是正在研究中,但目前这些技术尚未成熟。”曾在中国科学院当过光伏技术研究员的石军说。

施,一个在上海刚成立的多晶硅市场研究公司负责人说,由于多晶硅这么严重短缺,政府现在都愿意忽视这个回收问题。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可能会有人被逮捕, "他说。

应华盛顿邮报的请求,一个独立的,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对从洛阳中硅厂附近的倾倒场采集的污垢样本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样品含有高浓度的氯气和盐酸,这是四氯化硅不能自然存在于土壤而分解产生的。“这些地方庄稼不能生长于,附近也不适合人居住。”上海科学院环境科学副主任李小平说。

洛阳中硅董事会秘书王海龙说,该公司将大量废物倾倒到一个住宅区是“不可能”的,“部分村民在撒谎”。

但是,王表示,该公司在遵守所有环保法规下,的确排放有“最低限度的废物量”。“我们以特定方式排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并且在排放前经过了严格的处理程序。”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监测负责人易徐生表示,该工厂在开工之前已经通过了检查,但是“也有可能有一些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巡视员并没有发现。易说,该机构将对此进行调查。

2005年,当李所居住的村子听说一个新的太阳能公司将建在附近,他们高兴地庆祝。

这个贫困农业社区,大约2300名村民,位于丝绸之路东方端点附近。在中国最近的快速发展中,它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在这个国度里,平均工资在某些地方已经上升到每月200美元,而这个村庄的许多居民一年的收入仅200美元。因此,他们对他们的新邻居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这个厂能够启动当地经济,帮助此地变为一个工业中心。

洛阳中硅厂是一个国家级研究院通过努力,对50年前德国的西门子公司首创的多晶硅提炼技术,进行改进而建立的。考虑到知识产权问题,西门子一直拖延将其新技术推广到中国。因此,中国试图自己研发。

据估计,去年洛阳中硅厂的多晶硅年产量已经不少于300吨,但它今年的目标是增加十倍,成为中国最大的生产厂家。洛阳中硅厂是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公司一个关键的供应商,尚德太阳能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公司,其创办人施正荣最近高踞中国富人榜榜首。

多晶硅的原料是地球上的最丰富的物质——砂。从砂到多晶硅是棘手的制造。它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且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生产时引入杂质从而摧残整批产品。另一项主要挑战是处理废物。每生产一吨多晶硅,至少会产生4吨四氯化硅液体废料。

当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四氯化硅转化为酸及有毒氯化氢气体,这些气体可以使人晕眩,并感染肺部。

理查德,一个总部设在加州的顾问公司经理说,虽然从多晶硅工厂的启动到运行得当,通常来说需要两年时间,可中国许多公司都在尝试在半年或更少的时间内建成并生产。

正因为这样,一些中国工厂不得不储存危险物质,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想出办法来处理这些废物,“我知道一些工厂在两年前就开始储存四氯化硅”,河北工业大学的任教授说。

施说,其他公司,其中包括洛阳中硅在内,只要是他们能倾倒的地方,就往那里倾倒。

"从理论上说,公司应该把废物全部收集,进行无毒处理,然后倾倒或回收。洛阳中硅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技术,现在他们只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最近参观过这家工厂的施说。

施估计,不安装污染处理工艺,中国公司可节省数百万元的成本。

他说,如果使用环保技术,生产成本一吨大约是84500美元。但是,中国公司的成本在在21000到56000美元一吨。


在高龙,与洛阳中硅新大门内白色建筑群的耀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周围村庄的一片黯淡。

从9个月前开始,这个村的村民渐渐发现,距离工厂约50码处的农作物在白色粉末作用下逐渐萎蔫。一些村民说,有时候,垃圾场三英尺高的地方会有烟雾团出现,有一次,一个在附近田间劳作的村民晕倒。烧开的自来水中,不明水垢也明显增多。

村民们说,每天晚上,工厂的烟囱嗖嗖地排放刺激性的气体,这些气体刺痛他们的眼睛,并且让他们难以呼吸。 “它是毒空气。污染严重时你不能出门,你必须关闭所有的门和窗户”,乔石鹏说。28岁的乔是一名卡车司机,他说他担心他一岁的儿子健康。

村民们说,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每天多达10次的污染倾倒,这些液体废物倾倒地,原先是一片青草地。后来,整个地区几乎变成了白色,雪一般的白。

李,53岁 ,与他的儿子和孙女住在村里,说,最糟糕的是“他们到厂门外倾倒废物” 。

“我们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直到8月收获季节,直到事情变得不可挽回。”他说。

今年年初,有一个村民把一些污染的土壤装在一个胶袋中,送到了当地环境部门。至今没有结果。

45岁的张振国,一个农民和小商人说他有一个解释: “他们没有测试,是因为政府支持这个厂” 。

没有评论: